征战新领域   实现新跨越

作者:郭芬来源:发布时间:2013.11.06阅读次数: 754 次

轨道交通,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中国十七冶集团路桥工程技术公司紧紧把握沈阳浑南新区建设市场契机,成功挺进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十七冶成功跨入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轨道交通建设新领域。

攻坚克难   实现突破

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是2013年国家全运会配套工程。中国十七冶集团路桥工程技术公司承建的有轨电车1号线从会展中心至桃仙大街与2号线相连,线路长12.2公里,设站16 座,有路口33个,沿线主要经过会展中心、大学科技城、南站商业圈、商务中心、全运中心。

公司面对首次承担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施工以及工期紧、专业接口多等困难,在尝试和摸索中前行。困难吓不到英雄汉。他们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调集精兵强将,组织技术人员到天津、合肥等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现场观摩学习。

201257试验段正式动工,项目部从接到施工命令到破土动工仅用了短短的四天时间。由于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项目部与当地政府、业主、路政、交管等单位沟通协调,科学制定交通封闭和疏导施工方案,安全员24小时巡视,保证工程稳步推进,施工进度一直位居全线首位,项目级配碎石层及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质量,在市监督者的质量大检查中排名全线第一。

 

强化管理   电车加速

在面对轨道的无缝焊接技术、整体道床的施工技术、无缝线路的放散和精调施工、超小半径弯道弯轨施工等诸多技术难题时,项目总工江勇努力学习钻研轨道施工方面的技术经验,积极开展轨道施工科技创新,先后在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无缝槽型轨道焊接技术、无渣轨道铺设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8月底进入轨道铺设阶段,可一连十几天施工质量却怎么也无法达到验收要求。问题出在哪里呢?具有多年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陈崇峰,将18个验收检查项目背下来,带领技术人员学习取经,逐一核对,攻克技术难关。那些天,工地上总是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天微亮,他就与项目总工、副经理在现场调试轨道,手把手教授现场施工人员操作要领,一一对照检验,直到第一段轨道铺设顺利通过验收,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勇于创新,严格的管理,迎来“满园春色”。 该标段在全线率先进入铺轨施工,随后仅用了四个月不到时间就完成了轨道铺设任务,不仅速度快,且质量优。沈阳市铁路局专家组在检查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技术质量部一班人,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这是一支有干劲、有激情,蓬勃向上的团队。十月中旬,天气寒冷,每天清晨6点半,他们就奔赴施工现场,偌大的技术质量部已空无一人。他们有的指导现场铺轨、有的监督砼浇筑、有的测量布控、还有的负责报验……一个个俨然是技术熟练的“老铁路”。 12公里长的线路每一米都有他们用道尺测量留下的痕迹、8万多块的轨枕,每一块都有他们丈量间距时留下的印记,16万多根的道钉与轨枕的连接,每一根都是他们用心的连接。他们默默无闻地散落在工地的各个角落,却散发着星星般闪耀的光芒。

晚饭后,技术质量部开始热闹起来。他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每日施工进展情况,互相交流工作。项目副经理吕雨认真聆听着各工区的工作简报,不时的指出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这个80后的年青人用他干练、务实、负责的工作作风感染着每个人。施工副经理刘雨双在有条不紊的布置着工作任务。这个晒得像黑人一样,怎么看也不像个80后的小伙子,每天都在十几公里的施工沿线上来回徒步奔波多少次,却不知道什么是累。

而作为长者沈光明,既是项目党支部书记也是安全管理负责人。为预防交通事故,要在12km沿线施工现场设置围挡。由于人手不够,他二话不说,带着安全员亲自在彩钢瓦围挡上插彩旗、喷安全警示语、粘贴反光条、摆放反光锥筒、设置标识牌、减速带,架设各类警示灯等,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双向24公路围档的安全警示设置。一次次的“亲密接触”,他的手被划出道道伤口也浑然不觉……无论在哪里都能发现他穿梭忙碌的身影。仅三个月的时间,当我再次见到他的时候,这个中年汉子显然更黑了、消瘦了。

 

2013424,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界线检查车从1号线驶出,率先完成试车通行。26日下午,轨道铺设顺利通过验收。日出日落,人来人往。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浸润着 “敬业 忠诚 团结 进取”的企业精神,在东北大地上唱响MCC17品牌。如果说前期的艰辛付出是“学步期”,那么如今,他们已然开始振翅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上一篇:宿州市委常委王启荣视察宿马园区道路工程
下一篇:宿马X043道路沥青路面工程主线顺利完工
Top